
攜手人民日報,康立明生物發起“5·29腸道安心日”!
早發現 長安心 康立明生物2021.05.29

5月28日,在世界腸道健康日到來前夕,康立明生物攜手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共同啟動“愛要趁早——5.29腸道安心日”活動,并現場披露長安心前瞻性研究數據,以出色的產品性能及生動、翔實的產品案例,構建起保護人體腸道健康的屏障,讓大眾更安心。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副理事長徐卸古、健康時報副總編輯趙安平、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任東林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宇飛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曉東教授、東莞市人民醫院黃瑩教授、清遠市人民醫院唐超明教授、修水縣第一人民醫院王靂主任、康立明生物首席市場官鄧曉琴等出席了活動。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副理事長徐卸古發言
產品性能突出夯實腸道安心基礎
“529腸道安心日”現場,康立明生物正式披露了長安心在獲批上市后各類項目中的前瞻性篩查研究數據。
康立明生物首席市場官鄧曉琴發言
截至2021年3月,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在內的科研合作試點共完成78773例前瞻性篩查,有4913例受檢者長安心檢測呈陽性(陽性率6.24%),其中1964例進行了腸鏡復查(腸鏡依從性39.98%),一共發現413例腸癌、469例腺瘤、427例其他息肉,長安心陽性預測值(PPV)為66.6%(其中腸癌的陽性預測值為21%)。而來自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結直腸腫瘤篩查和干預技術研究”數據顯示,長安心針對篩查人群的陰性預測值更是高達99.9%。
前瞻性研究數據還顯示,隨著受檢者年齡的增長,長安心陽性率也隨之增高,其中30-40歲受檢者的陽性率為2.83%、而61-70歲受檢者陽性率則飆升至9.58%。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鏡的依從性也逐步下降。在不同風險等級人群診斷結果對比中,高風險人群的長安心陽性率、腸鏡依從性及腸道腫瘤的陽性預測值都要高于一般風險人群;其中,高風險人群的腸癌及腸道腫瘤陽性預測值要比一般風險人群分別高出14.58%和8.84%。不同年齡、不同風險等級人群的長安心陽性預測值與該人群中發病率保持高度一致性。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任東林教授發言
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宇飛教授介紹了結直腸癌防控中西醫并重的三級聯動模式,在該模式中,長安心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健康中國的實現作出了貢獻。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宇飛教授發言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曉東教授發言
修水縣第一人民醫院王靂主任發言
任東林表示,在基層醫院開展腸癌早篩,將戰線前移,這對于篩查工作來講相當重要。周曉東指出,目前來醫院就診的患者群體,屬于早期篩查的比較少;而內鏡檢查由于內鏡資源不夠,很多病人想做也沒醫生可以做,這時候就需要用其他篩查技術手段來補充,并往基層轉移。王靂表示,受檢者教育水平及篩查費用高低制約了腸癌篩查在基層醫院的開展。只要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腸癌篩查開展起來就便捷多了。 超強研發實力開啟腸道安心征程
康立明生物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是離不開雄厚的技術支撐,研發團隊陣容強大,帶頭人為全球腸癌早篩技術發明人鄒鴻志博士。鄒鴻志博士是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38歲獲美國 Mayo Clinic 終身教職,由其領導研發的ColoGuardTM大腸癌糞便基因篩查產品于2014年8月通過美國FDA批準,2016年納入美國大腸癌篩查指南,被譽為分子診斷領域近十年來里程碑式的事件。
回國后,鄒鴻志開發了符合中國人遺傳學特點和生活習慣的“長安心”大腸癌無創基因檢測試劑盒,并于2018年11月20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是我國首個獲批的腸癌糞便DNA檢測試劑盒,被評為“2018年中國生物技術十大進展”之一。 長安心無痛無創,只需居家采集4.5g糞便樣本,常溫快遞寄送到檢測所,4個工作日就可以出報告,其與腸鏡的符合率高達93.65%,性能比肩腸鏡。目前,長安心已被納入《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和《中國痔病診療指南》,并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由鄒鴻志博士參與完成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案和治療策略的技術創新》更是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據悉,除腸癌早篩外,康立明生物還布局了肺癌、膀胱癌、肝癌、宮頸癌等癌癥早篩產品線,并在即時檢測領域等產業鏈上游發力。公司致力于成為多癌癥早期檢測行業龍頭,專注于打磨高技術含量的的實力性產品。 不忘初心,行穩致遠。康立明生物正本著“人類健康,我之使命”的崇高理想以及“愛,要趁早”的品牌理念,在癌癥早篩早診早治領域上突飛猛進。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
